互信合作 继往开来
张九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前驻泰国大使
今天,当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取得了全面迅速的发展。
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启动对话关系以来,双方政治关系不断提升。在东盟的对话伙伴中,中国第一个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同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任命了驻东盟大使,设立了常驻东盟使团。
双方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打造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中心等友好交流合作平台。双方贸易额从来1991年的不足100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28亿美元,年均增幅20%以上。中国已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相互投资截止2011年底达851亿美元,并且呈现较快上升势头。
双方社会人文交流活跃。2011年双方人员往来达1363万人次。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达5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留学生达7万人。双方共同应对了两场金融危机以及“非典”、海啸等大灾难的严峻挑战。东南亚出现了学习汉语热潮,中国学习东南亚语言的青年也越来越多。
当然,中国与东盟关系20多年来举世瞩目的长足发展并非“空中楼阁”,它是前40年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发展的继续,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一座“巍峩大厦”。
人们不会忘记,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曾经历三轮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越南、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率先与中国建交,开启了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大门,从这个环节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70年代,当东南亚出现“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危局时,中国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适时建交,推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共同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中国又与新加坡、文莱建交,与印尼复交,与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至此,中国与东南亚10国全面建立邦交,中国与东盟这个组织也顺理成章地正式建立关系。
回顾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历程,研究它的曲折、起伏、顺利和成功,可以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增信释疑是双方关系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们不妨举两个例子。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旅居东南亚的华人曾为灾难沉重的祖籍国获得新生而欢呼雀跃,西方帝国主义借机造谣说华人是中国的“第五纵队”。加之东南亚地区一度出现共产党武装斗争,一些东南亚国家担心这些力量受到中国的支持,因而产生一定疑虑。中国政府及时出台单国籍法,又和东南亚国家一起创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十原则,力主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粉碎了帝国主义的谎言,增进了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信任,推动了双方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又比如,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东盟各国经济遭遇巨大困难,甚至出现政治和社会动荡。东盟国家一度担心中国政府会同其他一些大国一样宣布货币贬值,以刺激出口。然而,在这场危机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与东南亚国家感同身受,同舟共济,不仅坚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而且向重灾国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援助,随后又欢迎各国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恢复和重振发挥了积极作用。危难见真情,互助增信任。2000年,当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倡议时,东盟各国纷纷响应,第二年达成共识,第三年签署框架协议,10年内自贸区宣告建成,中国与东盟关系迈上了新台阶。
毋庸讳言,中国与东盟关系迅速发展的进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某些南海岛礁主权争议,一度造成局部形势紧张。东南亚有與论担心中国随着国力增加对外会变得“强硬”起来。中国老百姓也怀疑个别东盟国家欲借外力向中国施压。其实,中国在南海争议岛礁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无论从历史和法理上,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至于同一些国家之间存在的争端,我们主张通过平等协商以和平方式寻求解决。在问题解决以前,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关方面均不采取使问题复杂化的行动。中国愿与东盟各国共同落实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在条件成熟时制定行为准则。中国的立场和主张获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疑虑的产生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相互间有误解,二是受到外界挑拨。眼下中国与东盟之间出现的一些新的疑虑,恐怕与两者都有关系。
如何减少和消除疑虑?我看首先要登高望远,以历史发展眼光和国际宽阔视野来观察和审视当前国际及地区形势的变化。这些年来,亚洲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各国人民欢欣鼓舞。但也有人不高兴,担心亚洲崛起会削弱其霸主地位,于是挑拨亚洲国家间、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团结,试图以亚洲的内争和内耗来遏制亚洲前进的步伐。我们对此不能不有所警惕。
其次,消除疑虑要凭借长期积累的相互信任。一百多年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曾经在反对外来入侵的斗争中相互同情和支持,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又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道路上密切合作、共同奋斗,取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双方在长期有效的合作中建立了深厚友谊和信任,也曾经妥善处理相互间存在的各种分歧和争议。仅就边界问题而言,中国就先后和缅甸、老挝、越南签署了陆地边界条约,并和越南完成了北部湾的划界。我们相信,中国在南海同有关国家存在的争议,也一定能找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办法。
第三,疑虑的消除,还有赖于增加往来和沟通。这些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各界人士的往来日趋活跃,大大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但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还应该更多一些。尽管电讯业突飞猛进,人们足不出户就可视接五洲,话通天下,但仍然代替不了双方直接的接触和交谈。近邻越行越近,亲戚越走越亲。
总而言之,维护和平与稳定,促进合作和发展,是本地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所在。为着这样一个神圣目标,中国和东南亚一定能在密切的交往中,不断增进了解和信任,扩大和深化合作,把双方友好合作关系推上一个更高的水平,为亚洲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作出新贡献。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生力量的成长是无敌的。亚洲的崛起不可逆转。亚洲的明天一定更美好。